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 第1637章 论文答辩,没有导师

第1637章 论文答辩,没有导师(1/2)

目录

李峰可没时间关心,什么大肠包小肠。

秦淮茹造成的影响,暂时放在了一边,卡车炮的正式量产,还面临着最后一道关卡,他要赶在暴风雨之前,拿到车载火炮的生产许可。

这将对往后产生极大的影响,不光是447厂,连同川汽红岩厂,都将因为这张许可,牢牢的捆绑到一起,红星厂卷起来,剩下两个厂就甭想趁机闲着。

一旦指标下来,军令如山,军法无情,谁耽搁了红星厂的产能,谁自己面对吃瓜落去。

京城总后勤部大楼的会议室里,嗡嗡的电流声中,悬挂在会议室顶部的风扇,慢悠悠的旋转着。

红星厂厂长李峰站在大幅军用地图前,手中握着用红蓝铅笔标记得密密麻麻的车载火炮示意图,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总参装备委、炮兵司,总后军械部的首长们围坐在铺着绿色桌布长桌旁,茶杯里升腾的热气与茶杯盖碰撞,在白色釉质上凝结出细小的水珠。

“各位首长,这是我们红星厂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车载火炮。”

李峰用教鞭重重敲了敲,悬挂在会议室墙壁上的那辆改装完成的红岩卡车炮放大照片,车厢后部焊接的旋转炮台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目前采用全机械手动操控,炮组人数由五人小组构成,分别为炮长、瞄准手(发射手)、驾驶员(装填手)、引信手(装填手),过程完全依赖人力,在内M雪地试验时,经过短时间训练,相互配合下的首发准备时间,基本控制在两分钟内。”

“其中,炮长是核心,负责指挥协调,目标的数据接收和射击的指令下达,瞄准手负责调整火炮的方向角和高低角,确保炮口的指向精准,两位装填手协力,把炮弹推送至炮膛中。”

“驾驶员除了负责火炮机动外,在到达指定位置后,从车辆侧身的弹筒中把炮弹,取出送至托弹槽中,引信手则是根据炮长指令,装填引信,调整炮弹引信时间,确保爆炸时机准确,转运臂把装备好引信的炮弹,转移至炮尾,对比当下传统牵引火炮的炮兵班组,人员构成能大幅度消减。”

“无论是战前准备,进入阵地,射击实施,到撤出阵地四个阶段,在时间上,车载火炮对比传统火炮,优势十分明显,首发出膛时间大大缩减,利用车身重量,液压驻锄,炮兵在准备阶段,不用把精力投入进挖掘驻锄中。”

会议室里响起窸窸窣窣的翻页声,会议室的众人,翻动着自己跟前的技术手册,有的推了推眼镜,有的仔细的打量着照片,闪烁着思索的目光。

无论是纸面上的参数,还是照片中的具体模样,看起来非常的亮眼,447厂研发的122毫米加榴炮,一直无用武之地,现在和红星厂的卡车炮一结合,则是成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

不光拥有炮弹的投送能力,在特殊情况下,加长的炮管,配合相应的炮弹,对于装甲,坚固工事等,也具有作战能力,可以说把这门炮的潜力,给完全的释放出来,做到了动态情况下的灵活应变能力。

炮兵班组,人员构成的减少,则是意味着,以往同样的一个炮兵团,在装备了这款自行火炮的情况下,战斗力,则是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

好处确实是显而易见的,能来到这间会议室中的首长,都是相关领域的大拿,不缺少经历过实战,从一线提拔上来的,对于新武器,新装备的重视,让他们同时汇聚在这里,听着一个小小的厂长,在台上进行着讲解。

“故障率呢,我们不能光看到优势,新装备毕竟没有历经实战的考验,卡车与火炮的结合,也意味着日常修理维护难度的提高~!”

“以往车坏了,大不了换辆车,炮坏了,换门炮,至少还能投入作战,但这车炮结合,其中一项出现了故障,就意味着整体维修,损失了一个战斗力。”

“红岩越野卡车,据我所知,目前生产线都是新引进的,别告诉我,一点故障都没有,那我可不信~!”

一位首长眉头紧皱,目光如炬地看向李峰,掷地有声的询问道,问题很尖锐,切入的角度也十分的刁钻,优势,他们能看见,但劣势,不能一点都不提。

首长们的目光如探照灯般集中在李峰身上,邱主任默默垂下眼,手中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凌乱线条,整个会议室陷入令人窒息的寂静,唯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像倒计时般敲打在每个人心头。

同样处于会议室中的邱主任,这一关,他没法帮助李峰,只能靠他自己。

毕竟相比于防弹背心,只要确认防弹效果,立刻可以投入应用,车载火炮,则是一个系统性的装备,价格可比防弹背心贵多了。

李峰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目光坚定地迎上了提出问题的那位首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