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何时可以回去 > 第159章 四年经营,吕宋崛起

第159章 四年经营,吕宋崛起(1/1)

目录

在遥远的大明大陆,朱棣与朱允炆为争皇位,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且旷日持久的靖难之役,战火绵延整整四年。从华北平原到江南水乡,战火如野火燎原,迅速蔓延至大江南北。战场上,金戈铁马交错,喊杀声震天动地,烽烟遮蔽了朗朗晴空,百姓们无奈背井离乡,拖家带口踏上颠沛流离之路,哭声与叹息声交织。繁华一时的应天、扬州等诸多城池,在硝烟炮火的持续肆虐下,城墙崩塌,楼阁倾颓,化为残垣断壁与荒芜废墟,曾经的市井繁华、欢声笑语,皆被战争的阴霾无情吞噬。

而远在海外的吕宋,林墨目光如炬,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难得契机。他迅速调配资源,全身心投入到对吕宋的经营与建设中。他招募工匠,大兴土木,规划城镇布局,一栋栋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引入先进农耕技术,开垦肥沃土地,农作物产量逐年攀升;还积极发展贸易,与周边岛屿建立起稳固的商业往来,商船频繁穿梭于港湾之间。在林墨的精心运作下,吕宋这片土地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在政治领域,林墨精心构建的全新管理体系,经岁月沉淀愈发成熟稳健。政务院宛如一台构造精巧的机械装置,各部门间环环相扣,协同合作,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各类政务,使得各项政策如活水般畅行无阻,得以顺利推行实施。在李明的主导下,吕宋开启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人口信息梳理工作。工作人员不辞辛劳,挨家挨户走访登记,详细记录下每户人家的人口数量、年龄、性别、职业等信息,哪怕是偏远山区、深巷小院也未曾遗漏。这一举措,对人口进行了精准管理,意义非凡。在赋税征收方面,以往因人口信息不明导致的不公平现象得以杜绝,征收过程变得更为公平合理、便捷高效;在征兵工作上,有了清晰准确的人员底数,征兵计划得以科学制定,为国防力量的扩充奠定坚实基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人力调配,也因这详实的数据支持,得以合理安排,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与错配。

与此同时,林墨深知官场风气对国家兴衰的重大影响,因此下定决心大力推行廉政建设。他专门设立了独立于其他部门的监察机构,选拔专业素养过硬、品行端正的监察人员充实其中,并制定了严格细致的考核标准,定期对各级官员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监察人员深入地方,不仅通过公开审查账目、查看政务流程等明察方式,还乔装打扮混入市井,以普通百姓的视角暗访官员日常作为。一旦发现有官员存在贪污腐败、利用职权欺压百姓等行为,绝不姑息迁就。收集证据时,力求确凿充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待证据链完整后,立即将涉事官员革职查办,依法严惩。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如同一股凛冽的清风,迅速吹散了官场的腐朽之气。吕宋的官场风气自此清正廉洁,百姓对官府的信任度也随之大幅提升,社会向心力显着增强,为吕宋的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经济领域,吕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在林墨的推动下,吕宋的贸易网络不断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商业往来愈发频繁。港口内,商船如梭,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在此集散。为了进一步提升贸易竞争力,林墨引入了台岛先进的造船技术,建造出更大、更坚固的商船。这些商船不仅载货量大,而且航速快,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往返于不同港口,大大降低了贸易成本。同时,吕宋的本土工业也蓬勃发展,纺织、陶瓷、冶铁等行业蒸蒸日上。林墨还鼓励商人成立商业联盟,共同开拓海外市场,使得吕宋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增加。四年间,吕宋的财政收入翻了数倍,国库充盈,为各项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军事方面,林墨打造的强大军队成为吕宋的坚实后盾。军事学堂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他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武器使用技巧,还具备了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陈风对军队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和整编,将其分为陆军和海军两大主力。陆军装备了最新改良的火枪和火炮,火力强大;海军则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战船配备了先进的火炮和防御设施,能够在海上称霸一方。为了提高军队的实战能力,林墨还定期组织军事演习,模拟各种战斗场景,让士兵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如今的吕宋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成为周边势力不敢轻易招惹的存在。

文化教育领域,大明文化如同春日种子,于吕宋大地深深扎根,渐次抽枝展叶、开花结果。在亲大明贵族以身作则的带动下,吕宋各地的百姓仿若被一种无形力量牵引,纷纷主动投身于学习汉语与大明礼仪的热潮之中。一时间,吕宋的城镇乡野间,学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数量节节攀升,不仅如此,教学质量也因师资力量的充实、教学方法的改良而大幅提升。林墨深谋远虑,特意设立了颇具吸引力的奖学金制度,为那些品学兼优的学子铺就一条继续深造的光明之路。四年悠悠时光,在这一整套完善教育体系的滋养下,吕宋培育出一大批精通大明文化的杰出人才,他们恰似璀璨繁星,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熠熠生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林墨大力推动文化交流活动蓬勃开展,以诚挚之心广发邀请函,邀请大明国内久负盛名的文人墨客、学富五车的学者专家跨越山海,前来吕宋讲学传道。一时间,吕宋境内文化展览接连不断,各类学术研讨会精彩纷呈,众人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吕宋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在潜移默化间,逐渐孕育出一种巧妙融合大明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独特文化体系,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世间诸事皆有两面,随着吕宋如旭日东升般强势崛起,一些棘手的麻烦也随之悄然降临。周边的一些国家,长久以来习惯了区域内的旧有格局,眼见吕宋在短短数年间便实现飞跃式发展,内心满是恐慌,他们暗自揣测,担忧吕宋的日益强盛会如利刃般割破自身利益的蛋糕,于是乎,在贸易领域率先发难,纷纷对吕宋实施封锁与打压策略。商船在公海遭遇无端阻拦,货物进出口渠道被强行截断,吕宋的对外贸易一度陷入僵局。而祸不单行,吕宋内部也悄然泛起不安的涟漪,部分曾在过往手握重权、尽享荣华的势力,对如今林墨构建的全新统治秩序心生不满,妄图凭借自身残存的势力,推翻林墨的统治,重新夺回往昔的权力巅峰。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挑战,林墨却仿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始终沉着冷静应对。对外,他精心挑选口才出众、洞悉外交之道的使者,携带国书奔赴周边各国,与他国君主及执政者展开深入谈判。使者们凭借卓越的外交技巧,在谈判桌上晓之以理,以详实的利益分析阐明封锁吕宋对各方均无益处;动之以情,追忆往昔诸国友好往来的深厚情谊,力陈和平贸易、携手共进的美好前景,努力化解因误解与猜忌滋生的矛盾。对内,林墨果断加强国内安保力量,调遣精锐部队,对那些企图破坏国内稳定的势力严密监控,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便雷霆出击,予以严厉打击,让心怀不轨者无机可乘,竭力守护吕宋这来之不易的繁荣与安定局面。

四年的时间,对于朱棣和朱允炆来说,是一场残酷的消耗战;而对于林墨和吕宋而言,却是一次华丽的蜕变。当大陆上的战火逐渐平息,一个强大、繁荣、充满活力的吕宋已然崛起,成为了东南亚地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林墨站在吕宋都城的城墙上,望着这片他亲手打造的土地,目光坚定而深邃,他知道,更大的挑战和机遇还在前方等待着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