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再去拆迁区那些搬走了的住户家扫荡查看物品(1/2)
到了Yp区,常顺先花了三天的时间,把这边的拆迁区都逛了一遍。
比如说五角场周边,黄兴路、宁国路附近,中山北二路附近,隆昌路附近等。
哪个地方有废品收购站,他都记了下来。
另外发了名片,又认识了不少负责拆迁房子的工人、同样是骑着三轮车回收废品的老板等。
当然,并不是白逛,遇到这些人,联系业务时,有东西他顺便也购买了。
特别是废品收购站,除了买东西,他还选了不少旧书。
购买的东西,除了普通的,他随缘也买到了两样精品。
一个是木头制作的提梁食盒,另外一件是粉彩罐。
木头制作的提梁食盒,整体长方形,有六层,是漆木器,表面有“漆金”工艺。
工艺的图案为花卉、山水、楼阁、人物故事。
提梁食盒的年代是清代,这件物品周边嵌有铜片,保存的很好。
粉彩罐高度约20公分,福寿题材,面上画着的图案是松鹤、寿星、童子以及蝙蝠,年份是民国时期。
这个罐子,只是在看见它的第一眼时,常顺个人就比较喜欢。
虽然没有底款,但他觉得画这罐子图案的人,一定是一位名家或者说是很有境界、画工不比名家差的人。
毕竟画的特别好。
19号的上午,考虑到很久没去拆迁区那些搬走了的住户家扫荡查看物品,经过这三天的观察、比较,他来到了五角场附近的一处单位家属住宅楼。
可能是为了配合搬迁工作,所以这里的住户,搬迁的进度比其它地方都快。
还没搬走的人,最多只剩下了五分之一左右。
拆迁,说本质,其实就是让搬迁户富起来,让他们居住环境变得更好,也让各行各业的人间接的都能获得收入。
不论你信与不信,承不承认,房子被征收了的人,比那些没有搬迁的人,普遍都要过得更好。
这片区域的房子,大多是三层楼、四层楼,最高的也就五层楼。
房子的建筑年代是六七十年代。
或许是大多数住户都搬走了,也或者是为了证明拆迁进度快,单位小区的大铁门已经不复存在。
地面上到处能看见被打碎的坛子、罐子的残片,扔掉的旧衣服、鞋子、袜子,被敲碎的玻璃片、窗户的木头碎屑以及其它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等。
常顺走进大门后,就近找了一户门窗被砸,人搬走了的住户家,直接走了进去。
这里是一楼,刚进门,他就看见了一个老实木柜子放在了房子的大厅里。
柜子高度约一米四,面上放有一些酒瓶、茶叶盒、罐头瓶子、玻璃杯、茶杯子等物品。
实木柜子的年份看上去很早,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代。
他比较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拆迁区那些搬迁了的住户家里翻老箱子、老柜子、老抽屉。
寻找一些有收藏价值的老物件。
看见有老柜子,一会儿怎么的都要过去仔细查看一番。
往地面看了一眼,地面上也是东西众多,有旧鞋子、旧皮包、一些儿童玩具、被敲碎的马口窑罐子残片、圆珠笔、老蜡烛、其它一些别人搬家没有带走的生活用品等。
看了看墙面,墙面上或是挂着的或是贴着的,也有物品。
挂着的有一串红辣椒,一串麻绳、一个草帽、几个塑料袋、一幅挂历等。
红辣椒并不是真的,而是装饰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