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到了说亲的年纪了,明明感觉还没长大(1/2)
嘶!
时玉波直吸冷气。
他们家总共也就那几十两,还是县令大人给的。
这要是一下子都拿去买马了,接下来家里还有他的读书可都是问题。
“时兄如何打算的?”沈书凡问道。
见几个人都是好奇的看向自己,时玉波抿抿唇,犹豫了一下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打听了要是随着专门往边境去的商队,找一辆马车跟着他们很方便还安全,就是有点慢。”
本来是想着他们几个人一起去。
可现在看来,他们可能不太能一路。
“咱们这边也有去那边的商队吗?”
“有的,今年服徭役的人已经去了,税收要送过去,有的就是商队护送。”
各衙门的差役是有限的,收上来的税要是送往京城,再由京城送往各边境更费劲。
所以一般这个时候,京城各衙门口会按情况,把就近的一些州府的税直接送往各边境军衙。
如他们宝泽县的就要统一送去荣江府,再由府城接收后,安排差役找商队送去边境衙门口·交接。
之所以选商队,还是因为如果路上有损耗的话,商队是要负责的。
毕竟这个时候各个地方的山匪水匪路匪的可不少!
但这事儿吧,好处就是有差役有商队的护卫,要安全一些。
坏处就是比较慢,各县城都送到府城,交接、称量以及赶路都要比平时自行赶路更慢。
沈庆远看了看沈书凡,沈书凡轻轻的点点头。
沈庆远就道:“时兄你这法子不错,要是咱们能去同一个地方的话,咱们一起,路上还有个伴!”
“还有我。”孙昊也道:“我也能省下买马的银子了呢!”
时玉波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好,我打听着一些,衙门那边一有消息,我就来告诉你们。”
“成啊,我们也得经常去县城,到时候就先去昊哥儿家那边留个信!”
“就这么说定了!”
眼下就是等他们要去哪个地方去历练。
张新举和时玉波临走的时候,沈守义给他们俩人的回礼里就有藕。
“这么新鲜的藕真是难得!”
“喜欢就常来,还能吃一些日子!”
“谢谢沈叔,我们这还连吃带拿的挺不好意思的。”他们来的匆忙,一人只买了两斤点心。
来到才知道,沈庆远和沈书凡家住隔壁。
他们又给分了一份出去。
在沈书凡家吃饭,可是有鸡有肉还有鱼的,虽然说鸡鱼都是自家喂养的,但这可比他们家过年时吃的还好了。
那两斤点心,实在是有些拿不出手。
“客气啥?都是自家的东西,你们大老远的来看书凡和庆远,就不要这么见外!”
“好。”
沈守义的藕卖的还不错,还没长成的时候,就有县城的人驾着马车来买了。
那时候还是小藕节,据说那些贵人就喜欢吃这样的。
因为这东西很少有人弄。
但凡有点地儿,很少有人挖个坑喂鱼养藕。
都是能多种点粮食就多种点,实在种不了的,就种菜什么的。
最多也就是一些大户人家弄点专供观赏的荷花,那也就是放在盆里,或者是弄个小池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