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清正立世(1/2)
“救你。”公仪淏卿淡淡地吐出两字。
光束下,无数细小尘埃翻涌悬浮,折射出细碎的光泽,牢室内静似孤坟,凝滞的空气里似只剩公仪淏卿一人浅浅的呼吸。
朱延怔滞在原地,瞳孔微微震颤,喉间似有无数细线勒缚,连呼吸都不能。
直待牢门顺势缓缓合上,掩下刺目的日光,朱延这才看清了来人的模样。
“救我?”朱延骤然回神,疑惑反问。
“没错。”公仪淏卿长身如柏,岿然不动,言语坚定地吐出两字。
闻言,朱延的疑惑更甚,额眉立拧,敛眸审视着面前的年轻官员。
言语诚恳,面色端凝,似不在玩笑,那这救自己一言又是出于何种目的?
“大人因何救我?”朱延面色冷峻,警惕反问。
“就凭“法理”二字,法之治端,既遏凶顽,又平冤诉,此案有疑,自要细纠。”公仪淏卿徐徐言之。
朱延眸色渐亮,生出几分敬服,不肖一瞬,转而又黯淡下来,摇头苦笑一阵,甚是萧瑟凄凉:“大人应当知道,下官是死囚。”朱延捋紧鬓边散落的碎发,想让自己看上去稍稍得体一些,继而转眸看向公仪淏卿心寒而问:“如何得救?”
“大人身为庐陵府衙长官,应也熟读律法,合该知道量刑之后不该问斩,大人有冤,为何不诉?”公仪淏卿敛眸反问。
“冤?”朱延忽然想起他离庐陵那日雪絮纷飞,满天清白之景。
朱延不答,只敛袖正色反问道:“公仪大人信在下是清白的?”
“大人将事情据悉告知,按律审理,亦救大人性命。”公仪淏卿耐心引导。
朱延垂眸一瞬,瞳色愈暗,似在深思,转而又抬头直视公仪淏卿,不过瞬息,朱延面上的颓败凄凉便化作坚定释然。
“多谢公仪大人好意,朱延将死之人,罪大恶极,不值得大人费力搭救。”朱延面色稍缓,颔首致谢。
公仪淏卿眉头稍蹙,不明其意。
这是要一心求死了?
郑世辅,孟昌二人推诿遮掩,朱延决意赴死,看来这“上意”很是不简单,此案颇为复杂。
“能令大理寺寺卿、寺丞二位大人踌躇,又能让朱大人舍生……”公仪淏卿看着朱延一点点分析,朱延抿唇不语。
“朱大人素怀济世宏愿,矢志为民。毕生劬劳于案牍之间,周旋于黎庶之事。终其一生,孑然一身,今夙愿未结,又怎会舍生赴死?朱大人不愿将实情告知本官,可见并非遭人胁迫,本官好奇,究竟是何人可以让朱大人这般置自己性命于不顾,百般袒护,究竟是何等恩情?可以让朱大人毅然决意替其赴死?”公仪淏卿眉峰愈挑,面色愈凛。
朱延身形渐颓,盯着公仪淏卿失神般陷入回忆。
公仪淏卿勾唇续而冷声攻心道:“朱大人为其尽心竭力,奉出一颗碧血丹心,可那人却不愿伸手搭救,若本官没猜错,大理寺之所以敢问斩大人,便是得了那人的授意,朱大人的忠心赤骨换来的却是见弃于人,朱大人,这样的结果,真的值得吗?”
朱延闻声面色似升起几分迷惘与痛苦,一时掩面苦思起来,他所誓死效忠,鞍前马后的也是在关键时刻弃自己于不顾,推自己挡刀的,他所认为正确的,却是罪大恶极的……
“朱大人,请将事情告诉淏卿,是冤诉,淏卿定要昭清,作奸犯科之人,也当俯首认诸。”公仪淏卿循循善诱,言辞恳切道。
闻言,朱延心下生骇,不由得向后退了两步,转而又不屑冷笑起来:“俯首认诸?”朱延眸子一片幽色:“公仪大人当真想知道?”
“但请朱大人详尽道来。”公仪淏卿点了点头。
“与我令那人……”朱延缓缓阖眸叹了口气,继而一字一顿沉声道:“是当今圣上!”
什么?当今圣上?!
公仪淏卿瞳孔骤缩,脑中一片空白,手指隐在袖袂中微微颤抖,唇抿成缝,一时气氛又凝滞压抑起来。
朱延郁郁冷笑起来:“公仪大人可听清了?正是圣上!”
见公仪淏卿冷面不语,朱延负手叹息回忆道:“胤贞十年正月十五,圣上下旨为圣祖皇帝敕修陵庙,期年二月初八,各地郡王各地郡王皆以效仿,为彰贤孝,以弘祖宗功绩威德,是故各封地皆相继补建修葺陵寝,题壁画,宣功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