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王”加“白”不就是“皇”字吗?(1/2)
“父皇!”
沐英走进谨身殿?便看到老朱正跟朱标聊着天。
“英儿来了?”老朱招了招手,让沐英坐下。
“英哥。”朱标打了声招呼。
沐英坐下回了一声“殿下”,随即又问道:“父皇今日叫儿臣过来,不知是为了何事?”
老朱让人给沐英上了一杯茶:“明日,你要带人出使了,不知多久才能回来,咱们三父子好好聊聊天。”
“另外,除了随行的礼部官员,咱再给你配个人。”
沐英闻言,望向老朱:“哦?不知父皇想让谁跟儿臣同行?”
老朱看了一眼朱标,道:“咱打算让东宫左詹事姚广孝与你一起。”
沐英也看向朱标:“姚广孝?”
这人沐英之前从未听闻过。
不过,现在父皇单独提了出来,并要求跟自己一起出使,那定是有过人的能力。
“爹,你怎么让姚詹事跟着英哥去?我这边好多事,都是姚詹事帮着处理。”
自从去年老爹忽然把姚广孝这个和尚塞进东宫体系,那姚和尚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
除了本职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以外,还给朱标很多有用的分析跟建议。
要不然,胡惟庸的案子,没这么快处理完。
快刀斩乱麻,恩威并施,让贪官狗咬狗等等计谋,都是姚广孝给出的。
效果嘛,自然非常好!
前前后后查出八千多有问题的大大小小的官员。
老爹给自己出馊主意,让自己放心大胆的查,放心大胆的砍人脑袋,说什么出了问题,惹起官愤民怒,就把锦衣卫头头毛骧拉出去背锅。
朱标听闻后,替毛骧默哀了一分钟。
那毛骧做的,不是爹你吩咐的吗?
出了事,就把此人拉出去顶罪。
真把他当咱们朱家的狗啊。
还好朱标没有听老朱的,而是听了姚广孝的,处理罪大恶极之人,罪责清的,让他们检举立功,另外留职业查看,三年如果不犯错,以前的事就一并勾销,若是三年之内再犯,那就从重处理,砍头是最轻的。
重的直接夷三族!
这才保住了毛骧的小命。
而毛骧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的脑袋差一点点就搬家了,对老爹,对自己一如既往的忠心耿耿。
老朱端起茶杯,淡淡的说了一句:“标儿你不是时常提及那姚广孝足智多谋吗?咱想让他帮英儿也出出主意。”
其实老朱翻明史,仔细看了这位“黑衣宰相”的履历。
这人野心极大,与老四会面第一天就悄悄给老四说:“贫僧若能侍奉殿下,定能为您奉上一顶白帽子。”
“王”加“白”不就是“皇”字吗?
要知道,当时自己还活着,这妖僧都敢说出如此胆大包天的反话。
不管他当时是不是看出未来大明局势,还是只是单纯为了让老四看着他脱口而出的。
都说明此人不甘心当个吃斋念佛的和尚。
并且,当初朱允炆削藩,在他不断怂恿下,老四才决定走上造反的道路。
若不是自己废除宰相一职,而老四不敢违背祖训,没有恢复宰相的职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