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1097章 大兴水利

第1097章 大兴水利(2/2)

目录

放下杯子,林连伟有些不解:“那黔山下雨这么多,还修什么水库啊”

“黔山缺水啊,别看他们下雨天数多,可是降水量不算特别高的,而且这次据说他们又新建了几个中型水库和一些小型水库,据说是要改变缺水的现状,当然了不止他们,其他省份也有类似的计划。对了,听委里的同志说,有一个的选址还是你替他们选的。”说到最后,薛崇礼转头对高振东道。

啥你还会这个其他两人一脸好奇的转头看向高振东。

高振东听见薛崇礼的话,却是联想起了不少事情来。

上辈子自己掌握的情况来看,大面积兴修水利的动作没这么大啊,至少黔山的情况自己是知道的。

“资金和条件足够”他有些意外的问薛崇礼。

“嗯,资金基本差不多,至少我从院里面的设计资料来看,资金来源很健康,落实情况也不错,而且现在工程机械方面别看大部分都是些小农机改的,可是效率比起纯人工提高了不是一星半点。地方上的同志对修水利热情很高,总体来说情况很顺利”薛崇礼笑道。

资金、工程机械、地方协作……

看来事情的确是和自己上辈子知道的不一样了,高振东心情很是愉快,在比原有更广的范围内大兴水利,对于农业是重大利好。

“好,太好了!来来来,你们水利口辛苦了辛苦了,哈哈哈,走一个!”

众人高高兴兴的干了一个,林连伟还是很好奇:“振东,你还会给水库选址”

高振东知道是为什么,就是上一次自己去黔山,路过自己记忆中那座水库的时候的顺口一提,就被黔山的同志们记住了。

不过对黔山来说,这也不亏,毕竟那个地方在后来是真的修了一座水库,而且是黔山水库管理的标杆之一,一个水库管理所的所长都是正处级,可想而知其重要性,属于是省厅直管。

黔阳头上三盆水,这个水库就是其中一盆。

自己顺口一提,能省下不少事儿来,多多少少也能为黔山的同志提供一点便利。

想到这里,高振东解释道:“啊,没那么夸张,就是上次去出差的时候看见那地方实在是合适,提过一嘴,真正是否能成库,还是要他们水利口的同志去调查、勘测、核实的。那个地方你去看,第一反应也是和我一样,觉得能修水库。”

林连伟一边夹菜一边点头:“原来是这样,诶老薛,那黔山就算降水量不是最多,但是也不至于缺水吧修这么多水库”

这话薛崇礼还真答不上来,他毕竟是搞水利自动化的,对于水文水工并不熟悉。

高振东接过了话头:“黔山缺水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们属于是季节和地理条件导致的工程性、结构性缺水。”

他记得在长辈家里看到过相关的资料,隐隐约约记得一点。

嗯还说你不懂水利其他三个人转头看着他。

薛崇礼更是求知欲拉满,这可是他的领域,此时不学,更待何时。

“什么是工程性、结构性缺水我们委里都没这个说法啊说来听听,我学习学习。”

虽然高振东不是水利口的,但是他这说法一听就很是高大上,对于薛崇礼来说,他感觉很有意思,缺水他知道,可是高振东这一听就是系统性的、从理论高度的分析,没准儿很有点儿说法。

高振东一想,这倒还真可以给他说说,至少有了这个概念,有的时候做起工作来也有了一些理论引导,有这个问题的,可不只是黔山一个省。

“这么说吧,黔山山高谷深,地形切割严重,地域破碎,你别看有时候离水源就那么几十上百米的直线距离,可能中间就隔了一座山,水压根过不来……”

薛崇礼边听边点头,有道理。

“而且这种地形水是留不住的,都汇聚到山谷里流走了,加上黔山还有部分地区石漠化严重,就更留不住水。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雨季和种植农时并不完全重迭,黔山就会陷入一个怪圈——水多的时候没用、要用的时候没水。这里的结构性缺水,指的是产业结构、地形结构……”

这些都是他在长辈家看到的某篇设计报告的前言和必要性论述里的,托这个好脑子的福,虽然对他来说这些知识很偏门,但他记得还比较清楚。

说起来简简单单几句话,可是听到薛崇礼耳朵里可就不一样了,这是从理论上分析一个看起来不缺水的省份怎么就缺水了,这种高度和角度,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就算是他们院里,也不见得现在就能从这种层面去分析问题。

学到了学到了!

就在薛崇礼一脸兴奋的时候,高振东没有停下自己的话:“而工程性缺水,指的就是有水,但是水留不住、或者送不到,需要水库、灌渠、提水泵站等水利工程来改变这种状态,这和降水少、蒸发大等天然缺水是不同的。”

有意思啊,这一句“工程性缺水”,就把黔山乃至类似地区的缺水的本质问题说清楚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