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袁术称帝(十七)(1/2)
另一个山顶上,正在观战的孙权和周瑜,见周泰刀法已乱,再斗下去,必有所失。忙下令鸣金收兵。
周泰虽杀红了眼,但脑中仍留有一丝清明。听得鸣金收兵之声响起,军令如山。不得不从。便边打边退。又损失了十余名亲卫之后,才安然脱身下山。
太史慈兵少,也不敢穷追不舍。见孙权军如潮退去之后,才回山顶见张勋与扬宏。
太史慈取出袁术印信,张勋,扬宏才知寿春城已破。只好奉命投降新汉军。
太史慈匆匆布置好山顶防务,才与张勋,扬宏交谈。
扬宏任袁术幕僚多年,又曾奉袁术之命,主管外交事务多年,口才了得。当下便一一叙述起赣县失守,自己与张勋率众撤退,被孙权军一路追杀至庐山的经过。
原来,孙权大军久攻赣县不下,周瑜便献了一条毒计。趁天下大雨,令人掘开了赣江河堤,使江水倒灌进城,泡垮了城墙。守军全无防备,又无险可守,只好弃墙而走。
可怜城中百姓,不知多少葬身江水。孙权大军的毒计,毒辣异常。反倒激起了张勋大军同仇敌忾之心。故一路退兵,明知不敌,大家也死战不降。
幸得太史慈率军前来救援,否则恐怕要全军覆没。
太史慈听了,只有好声安慰。张勋率众苦战数场,浑身是伤。好在扬宏并无大碍,当下两军合二为一,在扬宏的指挥下,重整防线。
山脚下的孙权军大营,周泰得知蒋钦虽被救下山,但伤势沉重,未到大营便伤重不治,撒手人寰了。当下痛哭不已,找到孙权,请求再率大军,强攻山顶,擒杀太史慈,为蒋钦报仇雪恨!
周瑜却面色沉重,对孙权说:“太史慈率军至此,说明寿春城已破,袁术已降了。故吾大军,不宜在此地长留,浪费时间。当迅速整军,前往豫章城,并迅速攻下豫章城,否则等新汉军腾出手来,率领大军在豫章城堵住了吾军北伐去路,吾军危也!”
孙权听了,悚然而惊。忙劝周泰:“蒋公奕乃江表之虎臣,今葬身于此,吾也悲痛万分。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不忍则乱大谋!
现吾军濒临危境,一切当从长计议,切不可感情用事。”
于是,召集众将,商讨攻打豫章城事宜。
周瑜建议,山脚大寨不拆,留下一员大将,防止太史慈及张勋下山偷袭。
其余人马。趁夜转道,径直杀往豫章城,只有攻下豫章城,才能打通北上的通道。否则此行劳而无功。
孙权沉吟许久,决定采用了周瑜之计。令程普率五千步卒,广布旗帜,作出孙权大军未动的迹象。自己与周瑜,趁夜潜出大营,直奔豫章城。
半夜时分,太史慈安排的斥候发现孙权大军隐隐有调动的迹象。忙向正在熟睡的太史慈禀报。太史慈大吃一惊,忙亲自下山观察,见孙权大军果然在悄悄的撤退。
太史慈忙回山上,召集张勋,扬宏等众将,将孙权趁夜退兵的消息告诉众人。
众将七言八语,有的说孙权军见山顶一时难以攻克,于是故意撒军,让太史慈疏忽大意,然后再趁乱攻山,好将诸位一网打尽。有的则说,孙权定是在玩声东击西之计。明面上包围我军,暗地里却去偷袭别的城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