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331章 牲口分配

第331章 牲口分配(2/2)

目录

这两年干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现在部落的农业种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然环境依赖太大,但只要是发展农业,气候的影响永远无法避免,哪怕是在后世科技异常发达的时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

毕竟种地这事,本身就是靠着老天爷赏饭吃的,部落能改变的地方也有限,最多就是减轻灾害的危害,现在只能尽可能地多做准备。

本部这边的几块农田区,从秋收后开始,就已经在开挖一些沟渠,准备用于引水灌溉。

石雪等人通过这两年的种植经验,发现经常浇水和偶尔浇水,粟的生长区别很大,收成几乎相差了三四成。

北方虽然降水量不多,但这个时代,跟后世的那种环境差别极大,即便是在春夏季节,暴雨也时有发生,经常导致有部落因为这种灾害形成人员伤亡,比如树部落,就毁灭在一场暴雨引起的泥石流中。

好在这两年降水量变少,暴雨的次数也少了很多。

熊洪自认无力抵挡这种天灾,只能尽可能地去避免或者减轻灾害带来的危害,这也是为什么储备大量粮食和物资的原因——部落越大,遇到灾害的可能就越大,但同时应对的底气也就越足。

他必须保留足够的物资储备以及维持好运送物资的手段,用来降低灾害给族人们带来的危害。

修路、建造粮仓、分散种植……都属于这些规避风险的手段之一。

第二天的集议一开始,熊巫便对部落现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通报,从今年春天开始,每个月生产收获了多少物资,又消耗掉多少物资,他都用竹简记录了下来。

可以说要想知道部落现在有什么、需要什么,熊巫这里都能给你找出来。

“先跟大家说一下,目前部落共有粟籽4万石,肉干、鱼干共5万斤,族人3562人,耕牛1100余头,马……”

部落实力愈发壮大了,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而其中熊洪最关注的马、牛、驴子这三样畜力,也在去年的基础上,足足增长了快一倍,有了这些牲口,就能减轻族人干重活的数量。

讨论这些牲口、工具、原材料的分配,也足足花了一天时间。

村长们争论的面红耳赤,最终结果是,每个村子都分配下来十来头各种牲口,用于日常的役使——终于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除了春耕秋收时有部落的畜力支持外,其余时节都得靠族人肩扛手提。

但熊洪对这些畜力的使用也有要求,平时要悉心照料它们,如果畜力有受伤、死亡甚至是变瘦的,这个村子明年再分配牲口,数量就会变少。

不过这些牲口的重要性,村长们都很清楚,族人更是如此,爱惜它们还来不及,怎么会不好好照顾它们呢。

对于将牲口分配下去,村长们自然非常开心,熊洪和熊巫这样的做法也很好理解。部落这两年积累的畜力已经很多了,再也不用紧巴巴地去考虑每一头驴子该怎么使用。

不说去年从白骨洞营地带回来的两千头牲口,光是牛马谷和芦苇原每年繁殖、驯化好的牲口,都有个一两百头。

这些牲口基本上都是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繁殖的,野性已经降低了不少,驯化的成功率,更不是之前碰运气驯化野生动物可比拟的。

除了畜力之外,对其余牲口的养殖,也进行了分配。

熊部落本部养殖的牲口,除了满足本部族人的日常消耗,剩余的到秋天,都会进行集中宰杀并腌制出部分咸肉——跟貊林这些部落打交道,咸肉干的价值要比粟米还要高,剩下的则继续养着,用来在开春繁殖以及冬季不定时不集中宰杀,为族人提供新鲜的肉食。

各个村子要想吃肉食,要么等部落定期分配咸肉干,要么就在村子里自己养上一些,除了将数字报给本部外,每年上交一部分肉干和禽蛋,本部就不会限制各个村子自己的养殖。

也就是说,想要吃肉,吃新鲜的肉,那就需要自己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