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火烧尸体(1/2)
幽州府,荆城。
战争整整持续六日,期间,镇北军同北蛮军展开殊死搏斗,双方伤亡加剧,可任何一方都没有露出不敌之势。
面对高墙之上,镇北军好似射不完的箭翎,看着身边同袍一个个倒下,连战多日仍未攻下眼前城池的北蛮大军不禁身心疲惫。
北蛮将领见此,高声怒吼:“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如今荆城粮草将空,死伤惨重,外无援兵,我北蛮十五万勇士必定能攻下此城!想想城内的白米白面,美娇娘,金银珠宝······勇士们,你们还想退否?!”
虽说北蛮名义上为一国,但地处恶劣之地,生存环境和资源哪能比得上大乾,想到以往从大乾地界掠夺回去的粮食和女人,北蛮战士不由得心潮澎湃,他们浑身涌起一股力气,杀红眼般向前冲杀。
城墙上,士兵们不断射箭砍杀敌人,一锅锅沸水和金汤倾倒而下,顺着城墙浇在北蛮士兵身上,发出令人牙酸的滋滋声,北蛮士兵惨叫不断,最后掉落在地上,摔成一摊血肉模糊的肉泥。
田糠身上的铠甲沾满血液,多日未曾沐浴面部黄油,他看向下方源源不断的北蛮敌军,声音沙哑问道:“郑大人,援军何时能到?”
荆城守军本就不多,精锐都被镇北侯和平进带走,而来袭的北蛮大军皆是精锐,原本以为派人传信给平进,对方会立马率兵回来救援,不想他们连撑多日仍未见到镇北军大军踪影,由此看对方肯定被北蛮大军牵制住了。
可是,凭着五万大军他们能撑到何时……
打断对方所想,青年监军声色冷沉却让田糠莫名感到安心:“算着时日,侯爷应当平乱成功,平将军无法回城救援,必定会想传信给侯爷,我们再撑几日,侯爷便能带领大军回来救援了。”
郑颢说完,田糠抬头看着身前青年起皮的嘴唇,和布满红眼丝的眼白,开口劝道:“您已经多日没有入眠,趁着北蛮还未正式进攻,先回去睡一觉吧。”
一同作战多日,田糠对郑颢的印象一变再变,对方完全不同于他想象中的文弱书生形象,不仅身怀高超箭术,还精通军事。
此战对敌十五万北蛮大军,镇北军死亡人数比以往哪一次守城战都要少许多,而且北蛮精锐在他们手下根本讨不到好处,甚至吃了好几次亏,死伤惨重,这些都是青年监军的功劳。
田糠亲眼看着对方自开战后就没有离开城墙,和士兵一同御敌,他是大老粗一个说不出好听话,但心下生出一股佩服。
原先他听从对方命令,多是因为镇北侯的命令,作战多日见识到青年监军的实力后,看着存活下来的镇北军人数。
田糠暗想日后郑大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郑颢眉目冷凝,即便多日未闭眼,他仍思绪清晰,抬眸望向阴沉沉的天空,他半垂眼眸道:“午后,天将降下大雨,北蛮会暂停攻城,让将士不要松懈,留下值守的士兵观察敌情,其余人轮值休息。”
短短几日见识过青年监军的本事,田糠没有生出怀疑,问对方为何会知晓午后会下大雨,毕竟前几日,荆城都是这种天气。
他叫来亲兵让对方吩咐下去。
城墙下,顾霖正组织着百姓运送粮食和药材,镇北军皆上城墙对战,后勤只能由百姓负责。
顾霖让人在城墙边架起十几口大锅,专门用来烧水熬药煮饭,眼见一批批伤兵被抬下来,他让搬送的人按照他们伤势轻重,将他们搬运到不同区域,紧接着,一旁做好准备的大夫立马上前诊断伤势,而后让药徒用沸水煮过的布条为伤兵包扎伤口。
除开一开始,他们有些手忙脚乱外,随着伤兵数量越来越多,他们已经熟能生巧。
空气湿闷,久站让人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顾霖抬眸看了一眼乌云密布的天空,一旁的于二成见此道:“快些下雨才好,这样北蛮就不会继续进攻了。”
同对方祈祷大雨降临,北蛮退兵不同,顾霖心间染上凝重。
战场上本就死伤众多,城内城外许多尸体还未处理,一旦天降大雨必定会滋生瘟疫。
他叫来跟随他们一起到幽州府的太医,将自己的担忧告诉对方,太医垂眸思索,片刻道:“顾夫郎担忧有理,老朽看过的一些医书和太医院先辈所写手记都记载过,每每大战后,几乎都会出现瘟疫,此等情况好似经常出现在阴雨天。”
“顾夫郎的提醒很重要,老朽立马同其他杏林商议应对之策。”
没有耽误对方,顾霖点头,太医转身立马叫来其他大夫说出此事,而后各位大夫留下自家徒弟,和太医前往他处商量如何应对有可能会出现的瘟疫。
同时顾霖派人传话给郑颢,让对方提醒其他将领注意此事。
他们本就被北蛮围困处于劣势,粮草和药材有限正在一天天地减少,莫要等到了后面,众人未因粮草短缺或者伤势而死,却因毫不设防的瘟疫而亡。
顾霖眸底显出凝重。
忽然,一人从远处跑来气喘吁吁道:“东家,宁方士让小的来找您,让您快些回去,他将火药研制出来了!”
顾霖闻言,神色一变,有惊喜有激动。
他转头对于二成道:“你留在这里组织百姓,我先回去一趟。”
于二成知晓火药的用处,他赶紧道:“东家快回去,我留在这里,如果有事发生,我立马派人传话给你。”
顾霖抬腿和传话人离开,传话人边走边道:“宁方士说火药威力巨大,不宜在府上实验,特意寻了一处荒芜之地,东家跟小的来。”
顾霖让对方带路。
俩人很快来到一处偏僻之地,宁方士正带着人在那儿等候着。
见顾霖前来,他抬首露出笑容道:“在下不负东家所托,成功研制出火药。”
顾霖低眸,立马注意到对方拿在手上的纸筒,顺着年轻哥儿的目光看下来,宁方士开口解释:“火药为粉末状不好直接点燃,在下便用纸张将其包裹起来,使用时极其方便。”
顾霖一边点头一边赞扬:“宁先生面面俱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