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我看到了一切 > 第331章 高度城市化

第331章 高度城市化(1/2)

目录

第331章高度城市化

东南亚,苏门答腊岛。

一艘满载着2000吨货物的运输飞艇,从珠三角的空港飞驰而来,缓缓停泊在苏门答腊岛南海岸的一个小城市。

这个城市叫哥打阿贡,处于苏门答腊岛南部的一个海湾之中,和爪哇岛隔着一条巽他海峡。

本来这个小城市,在南洋群岛之中,也是非常不起眼的地方。

但是从去年开始,这个小城市却迎来了巨大的发展。

因为哥打阿贡成为了亚洲联合体沟通南极洲的两条海上线路之一的一个支点城市。

由于哥打阿贡在当地语言的意思中,也可以意译为“伟大的城市”,因此这里在亚洲联合体的内部命名中,被正式命名为“伟城”。

伟城南侧就是一个小型半岛,也是亚洲—南极洲海上线路之中的锡兰洋线路起点。

运输飞艇将在海湾中的浮动海空港停泊下来之后,一个个集装箱被卸下来,通过浮岛大桥将这些集装箱运输到伟城中。

城市新建设的街道上人潮涌动。

从海对面的爪哇岛跑过来打工,或者做生意的本地人不在少数,这个城市原来的居民并不多,但现在人口却达到了近八十八万。

虽然人口猛然飙升,但是当地的住房供应面积却非常充足,采用一体房工艺建设的居民小区,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就建设了大约12万套合格的一体房,加上当地本来就有的房屋,平均五个人就有一套房。

不过这个城市的人口还在飙升。

伟城依托周围的地形,向那个小半岛的高海拔山地扩充城市面积。

之所以向高海拔山地扩充城市面积,原因自然是预防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风险。

该城市的繁荣,主要是得利于建设锡兰洋海上线路这个工程。

所谓的锡兰洋海上路线工程,就是为了沟通亚洲和南极洲,将南极洲太阳能开发计划中,产生的电能通过海底电缆输向亚洲。

为此目的而建设的一条输电线路,其总长度为6500公里,全程绝大部分线路都在海底。

但考虑到维护海底电缆和开发海底资源的需要,在6500公里的直线线路中,计划在沿线建设13座海上大型浮岛城市。

伟城就是连接这13座海上浮岛城市的起点城市。

因此这里承担了很多配套项目。

这些配套项目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大量工作岗位,未来随着南极洲太阳能开发计划带来的庞大电能,通过该城市源源不断输入亚洲腹地,这其中也带有庞大的利益。

比如利用廉价又充沛的电力,加上苏门答腊岛丰富的锡矿,还有马六甲海峡海底丰富的铝土矿。

根据最新的勘探数据,马六甲海峡海底的古冲积平原中,富含大量的铝土矿,初步勘探出来的可开采资源量,大约在7.5亿吨左右。

由于在远古时代,东南亚的南洋群岛中,在一些比较寒冷的时代,其实是连成一片的陆地,这些古陆地中,含有很多沉积型的矿物。

包括铝土矿、褐铁矿、高岭土、石膏等。

比如渤海、黄海、东海大陆架上,古三海平原中,这几年就发现了大量品位不错的铁块、铝土矿。

其中以澎湖列岛西面的浅滩海域,发现的浅滩铁矿最为庞大,该海域的海底发现了一片储量不小于120亿吨的高品位褐铁矿。

随着亚洲联合体的出现,东亚、东北亚、东南亚附近的海域,各种开发阻力几乎不存在了。

当前浅海矿物开采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开采成本、开采技术、环境影响这三个问题。

考虑到陆地资源还勉强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因此亚洲联合体并没有太着急去开发海底矿物。

而是采用了一边开采,一边修复的方案。

比如一个海域有铁矿石,那就对该海域的矿区进行划分区块,分为开采区、待开采区、资源储备区、修复区。

开采方式上,也尽可能选择对海洋环境比较友好的类型。

马六甲海峡海底的几个铝土矿,现在只有一个获得了开发许可,预计每年可以向苏门答腊岛的电解铝工厂提供大约200万吨高品位铝土矿。

其实苏门答腊岛的电解铝产业,也可以利用南洋群岛陆地上的铝土矿,毕竟当地的红土热带雨林中,就蕴含着大量未发现的铝土矿。

至于为什么要建设锡兰洋海底电缆,而不是从大洋洲的陆地借道,原因自然是澳洲还在死扛。

澳洲因为人口比较少,耕地面积广阔,粮食和各种农产品供应量,还可以自给自足,工业品方面他们则宁可选择欧盟的产品,也不愿意被亚洲联合体卡脖子。

现在双方关系非常冷淡。

目前只是维持着一定量的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的贸易,然后澳洲根据这些收益,从亚洲联合体采购一定量的工业产品。

他们并没有完全依赖亚洲联合体的廉价工业品,因为他们担心被吞并,只能咬着牙,采购一部分欧盟的高价工业产品。

正是考虑到双方的冷淡关系,亚洲联合体自然不会考虑让电缆经过大洋洲,而是选择了全线海底的方案。

其实澳洲现在也非常纠结。

主要是阿美丽卡衰败得太快了,导致澳洲还没有准备好,就失去了阿美丽卡的保护伞,只能自己面对近在咫尺的亚洲联合体。

如果澳洲和亚洲联合体爆发正面冲突,隔着一个太平洋的阿美丽卡,显然是没有办法全力支援澳洲的,毕竟三个地区的地理区位和综合实力,就决定了三方可在大洋洲地区投送的力量级别。

假如亚洲联合体的综合实力是100,那阿美丽卡的综合实力就在30左右,澳洲则只有2左右。

阿美丽卡从北美输送资源到大洋洲,30的综合实力能发挥出10,已经是理想状态了。

而亚洲联合体向大洋洲输送资源,几乎不存在折扣,100的综合实力可是实打实的力量。

或许澳洲可以借助本土优势,就2的综合实力发挥出4的效果。

因此三方在大洋洲的力量对比,差不多就是:100:10:4

这压根就不用打,直接就被亚洲联合体碾压。

要不是顾虑到阿美丽卡持有的核武,加上现在没有必要通过这种同归于尽的方式,来达成目的,澳洲才得苟延残喘下来。

不过可以苟延残喘下来,并不代表他们敢激怒亚洲联合体,比如像以前那样,邀请阿美丽卡过来站台的事情,澳洲现在根本不敢这样做。

攻守易形,就是此时的现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