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权威的重要性(1/2)
直到有人饿肚子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群人讨论的太过于忘我了,忘了还有大金主在旁边坐着呢。
反应过来之后,肚子已经开始抗议了,看了一下时间,从上午一直讨论到了下午三点,早已过了饭点。
老院士不好意思道,“抱歉,我们工作有时候就是这样,大家都想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时候就会忘了时间和场合。”
沈从之微笑道,“没事,只是工作重要,身体更重要。”
“我已经安排好了饭菜,大家填饱肚子,休息一下,有几位昨天晚上才赶过来的,肯定没有休息好,我们明天继续讨论怎么样?”
大家点点头,这位年轻人真不错,怪不得如此年纪就成了首富。
众人去吃饭,沈从之坐在会议室,两手托腮,望着空荡荡的会议室。
这群专家不能说没有一点进展,最起码他们现在熟悉这几个地区的地形了。
从他们的讨论组,沈从之也了解到,他们现在通过多次小地震总结了一些经验。
比如,可以利用某个东西,和地震产生相同的频率,在地震刚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可以知晓。
这和沈从之心中想的差不多如出一辙,既然地震预测不了,那就在地震发生到人们感受到的期间,尽量拉长这个时间段,提供更长的逃生时间。
再比如,他们准备利用什么仪器,对地址板块进行监测,由大陆板块运动时间,推算出什么时间相撞,提前做预警。
这个很难,沈从之知道,哪怕十几年后,也没什么仪器设备可以监测大陆板块的具体情况。
北方大国向地下打洞,打了二十多年,才打到一万多米,一万多米相对于地球来说,就像人身上汗毛扎根的距离。
大陆板块距离地面都有一百多千米。
这个想法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至少未来五十年内不可能实现。
但是!
并不是没有用。
哪怕提前一秒钟,多一秒钟的逃生时间,就意味着无数条人命。
不管是探测器,还是什么可以和地震波引起共振的东西,都可以用。
可以让专家根据地形,放在最深的地方,便于监测观察。
第二天又讨论了一天,确定了这两个方案,根据计算,每深入三千米,便会提前一秒监测到地震波。
所以当前的问题就是,该如何把监测设备放的更深。
沈从之问道,“现在这几个地方,已知的最深处有多深?”
“最深处大约六千六百多米,位于一处峡谷的天坑内,天坑深度五百多米。”
六千多米,两秒钟时间,但是沈从之依然不知足。
“如果请专业的钻井团队,你们觉得可以再下挖多少米?”
“可能一两千米左右吧,毕竟那个地方地形复杂,不太好开展钻探作业。”
沈从之一握拳,别说一两千米,哪怕一两百米也是值得的。
“那麻烦各位帮我联系最专业最先进的钻探公司,给他们一个月时间,能打多深就打多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