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解决问题的方法(2/2)
纵观整个国家能造柴油机的工厂就那么几家,这还都是国家审批的国字头企业。人家是能造柴油机,可是想要跟他们工厂造的发动机匹配的收割机,不但要先设计出来拖拉机,还要重新设计收割机。
这都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能够做到的,而且,那些拖拉机厂可都兼着国家的重要生产任务,并不是说能调配生产任务就能调配的。
现在很多国营大厂都是国家计划生产任务跟地方计划生产任务相结合的计划经济生产模式。可不是后世的市场经济模式那种灵活性可比的。
比如炼钢厂每一次扩建,都需要经过上级的批准才行,产品的生产目录也必须完备。这也就是现在炼钢厂顶着一个实验工厂的名头,再加上属于公社管辖,除了钢筋生产有计划经济生产任务标准,其他的产品还真没有定任务。
最主要的就是炼钢厂发展太快了,而且上级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把产品生产出来了,纵观全国也没有这么快的设计生产速度。
比如压井,当初县里面为何非要划归统购统销,那就是县里想要控制生产任务。最终结果就是搞的鸡飞蛋打,炼钢厂来一个釜底抽薪,直接找到市里,管辖权上调,县里无能为力了。
现在虽然是走统购统销渠道,任务量其实并不大,炼钢厂很容易完成,而且压井制作简单,其他工厂也多少都有生产任务。
至于手扶收割机,产能有限,而需求量极大,就算上级制定生产任务,也必须根据炼钢厂的实际产能来定,张口就来一个年产十万辆,神仙也做不到。有任务也是只能根据炼钢厂的产能来下达任务。
所以,杨图也是同意炼钢厂大力扩建,市里是大力支持。以后产能暴涨了,想要把手扶收割机销出去,如果没有林瑞之前提出的办法,x县提出的这个方法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杨图听完了毕升涛的叙述,当即说到:“毕书记,你们县里为解决炼钢厂的困难问题也是出了不少力气了,你们这个方法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群策群力,买家一起想办法,都找关系,确实能协助咱们运出去。”
听到杨图这样说,那是肯定了他们的办法,黄仁川,毛德清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喜色,一旦杨处长定下他们的策略执行,炼钢厂生产的手扶拖拉机在县里进行统筹销售,那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到时候,这其中的人情关系,可就是海量了啊。
毕升涛看了一眼黄任川以及毛德清,也露出了比较满意的表情,给了二位一个笑容。总算这二位跟付永强不同,比那没点眼力劲的付永强强的多了,不愧是自己的同志。
这时,黄任川已经面带兴奋,并且准备把后续的打算亲自说出来的时候,却听得杨处长张口说出两个字,瞬间让他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