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六百二十三章 重点培养

第六百二十三章 重点培养(2/2)

目录

这是做给世人看的,若是有人敢反对的话,可以想象后果有多么的惨。

这也是为何那个人被其他的同僚拦下的原因。

你没有看到连内阁的阁老们都没有敢说什么?

在这朝堂上的,谁不是老狐狸?

就连内阁的阁老们,都不敢反对,谁敢去触这个霉头?.

就算朝堂上的这些文武大臣,再羡慕嫉妒,也是毫无办法,谁让人家凭此讨得了皇帝的欢心呢?

若是以其晋升太快而反对的话,圣上绝对会暴怒而起。

以高句丽也是首次征服为由,打破曾经的惯例。

再者,人家不远万里,前去高句丽那里为官,冒着的危险何其的大,能得到如此的晋升和赏赐,也是应该的。

也许有命受这些赏赐,却没有命享受呢?

谁又能说得清呢,想到这里,众文武大臣的心情这才好受了许多。。

朱祁钰千金买骨之后,看向了自己的臣子,他要的可不止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一群自愿去高句丽的杰出人才,只要他们愿意为自己分忧,那么他朱祁钰也会不吝丰厚的赏赐给他们。

无论是官职,还是金银珠宝,他都会给予他们最为丰厚的。

甚至连他们的养育子女、赡养父母,朝廷都可以为他们代办了。

只要他们能够在高句丽尽心尽职。

除此之外,等他们期满之后归来,那么还能获得更快的晋升资历,这都是朱祁钰准备给予他们的。

他就不相信在这样的激励措施下,那些官员就不会动心?

这就如在战场上的那些将士一样,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多财富、官职,那么他们就能够舍身忘死,与敌军死拼到底。

这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在文官体系内,也是一样,只要他朱祁钰下到足够的本,他就不相信朝中的文武大臣不会动心。

而只要他们动心,那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甚至,他还要让这个惯例一直形成一个传统,一直的延续下去。

而那些朝中的文武大臣,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心思。

此时,既有心动不已者,也有踌躇不前,犹豫不决者。

当然,更有不屑一顾者。

最后一类人,大都是家世显赫,广有人脉的官员,他们和他们家的子弟,就算不去高句丽这个特殊之地为官,那么也能迅速升官加爵。

所以,他们才不会冒着那个风险去什么劳什子的高句丽呢?

去那里坐什么,去那里死吗?

就算不能在京城为官,去地方刷履历,那也必须是富裕的江南才是啊。

怎么可能去那样连个语言都不会的穷乡僻壤呢?

所以,他们绝对看不上的。

而那些犹豫不决者,一方面是因为圣上的赏赐实在太丰厚了,无论是官职,还是其他的方面的赏赐,都是极为吸引人的。

在他们这样人脉不广的官员眼中,这无疑是一种天然的捷径。

谁不想去尝试一番呢?

而且,也就是几年的时间而已。

只要一过,只要回到京城,那么无疑就会被重点培养,甚至进入六部也不是不可能的。

再混上几年,甚至能进入内阁也说不定。

这简直是极大的吸引。

可是他们顾虑的是,一是家人,皇帝陛下的旨意是不能跟着去高句丽的。

这让一部分重视亲情的官员,顿时放弃了。

第二个就是,家中有幼小子女,和父母老人的,他们也不能随意的离开。

谁知道这几年会不会发生什么?

这也是他们犹豫不决的原因。

而那种没任何顾虑的官员,则是心动不已,他们已经暗自下定决心,等这次朝会结束,就立即去吏部报名。

若是能抓住此次机会,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他们可不想错过此次的绝佳机会,谁知道错过这次之后,还会不会有下次?

这是他们绝对不能错过的。

而且,这样的想法一经出现,就一发不可收拾。

御座上的朱祁钰,看着堂下的文武官员,嘴角露出了莫名的笑意。

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他必须要掌管一切,若是连这点能耐都没有,那么他也就不配为大明帝国的九五至尊了。

既然有不少人心动,那么就可以让内阁发布公文,与吏部一起选拔官员了。

怎么说这次去的也是一个陌生之地,至少语言方面则好好突破一下,省的到时连基本的听说都费劲。

“此事就交给你们内阁去办吧,先头的官员,就以一百名数额吧。”

朱祁钰下令道。

在他看来,高句丽怎么也要一些自己的官吏,特别是辅助的官员,那绝对是不能少的。

目录
返回顶部